第132章 北进!西进!

3个月前 作者: 最爱喝娃哈哈
    京师有多少人?所有人加起来,一百万。


    毕竟还是崇祯元年,灾荒、兵荒、瘟疫、洪水、旱涝还不算太过明显,所以北京城的人口,其实还算是处于巅峰时期。


    当然,按照原本的历史,十几二十年之后,将会不足二十万。


    一百万石的粮食,一百万百姓,平均一人一石粮食。


    城墙上的七万士卒、负责维持秩序的三四万青壮,每天最少消耗一升,这些人,一天就能消耗一万多石粮食。


    更何况,算账还不能这么算。


    粮食总归是会有损耗的。


    人心,也不是用数字能算清楚的,京城的军民,不会等到一百万石的粮食全部用完才会动乱,或许提前一个月,他们就会思考怎么活下去。


    所以,四个月是极限,实际上等不到四个月,局面就会崩溃。


    就像崇祯十七年,李自成攻北京的时候,北京城尚有存粮十万石,城内不过二三十万人,最少也能支持两个月才是。


    但实际上才二十天,就已经崩溃。


    所有人的心,都有些沉重。


    四个月的时间,就像是悬挂在他们心头的死亡倒计时。


    叶铭也有些丧气。


    京城守不住,也是件麻烦事,当然,他可以想办法让朱由检杀自个儿,但朱由检咋办?


    看着他那闷着头当憨斑鸠的样子,就有些来气,也有些不忍。


    四个月,够用吗?


    他早已经通知各路勤王兵马,应该会有不少人来。


    按照历史,是没问题的,但如今历史并没有按照原有的轨迹进行啊。


    原本有辽东兵马和宣大兵马为主力,但是现在因为自己的一番操作,辽东兵马已经不是己方的兵马了。


    他甚至开始怀疑,自己这样做,到底是不是对的。


    但事实上,就大明这样的情况,怎么做,都是错的。


    从万历的时候开始,大明就已经进入了垃圾时间。


    但如今,明亡了,世人都会说是因为他。


    “存粮只能维持四个月这个消息,不能外传!对外必须宣称存粮可用一年。”叶铭沉声安排道。


    “老人小孩,每升粮食,必须用三天时间!可以做事之人,每升粮食用两天,士卒、工匠、维持秩序的青壮,每升粮食用一天!”


    “城内的家禽,不可用粮食喂养,必须喂粮食的鸡鸭豕等,需及时杀了,然后用烟熏、风干的办法,留待后用。”


    “牛羊吃草的,留着,放到那些大家族里面养,他们家的花草极好,刚好用来喂牛羊,斤两涨了,有赏,没涨,重罚。”


    没粮食喂养牲畜,这些牲畜会变瘦,然后死去,与其如此,不如先杀之。


    “食盐、油,等物,更是需要严格管控。”


    叶铭沉声吩咐道,朱由检和徐光启,一条一条的记下。


    朱由检适时安慰道:“即便是四个月,也很够了嘛,他代善真的能再京城坚持四个月的时间吗?”


    但在场的所有人,依旧没有一个人,因为朱由检的言语而神情轻松一些。


    先不说别的,山海关能坚持四个月的时间吗?


    不能,即便有毛文龙借助船只南北送粮,依旧坚持不了四个月的时间。


    即便粮食有保障,但士卒的损耗,那是实打实的。


    为了争夺城外高地,双方几乎日日见血,皇太极乐见其成。


    即便损失更大,但损失的大多都是以前的辽地兵马,也就是孙祖寿的兵马,你可以小赚,但我永远大赚。


    所以或许一个多月之后,将又有一两万的建奴、数万的明降军,那时候,才是真正的神州陆沉,明将亡矣。


    叶铭说道:“诸位担心山海关,会在京城之前,就被建奴攻破?”


    众人抬起头,看向叶铭,难道你不担心。


    叶铭嘴角勾起一抹诡谲的笑容,说道:“我之所以要让王在晋和卢象升坚持一个月,是因为一个月之后,有一支比白山黑水的建奴,更擅长山地作战的军队,会抵达山海关。”


    “虽然只是数千人,但,足够让山海关坚持极长的时间。”


    “广袤的燕山山脉,足够他们发挥。”


    …………


    崇祯元年六月初一。


    时进夏,但天气依旧阴凉,今年的总体气温,较往常更低。


    史可法带着五千人,小心翼翼的出现在了北直隶,被游曳在北直隶的建奴骑兵转瞬击溃。


    步兵面对骑兵,逃无可逃,五千人全部覆灭,史可法宁死不屈,自刎而死。


    建奴在确定无法在极快的速度攻破不京城之后,开始了新的策略。


    依旧以大量士卒,围困住北京城,除了固定攻城的士卒之外,其他骑兵,开始在整个北直隶搜山检海,补充军需。


    这不,就遇到了一条小鱼,两千人面对五千人,优势很大。


    史可法的一触即溃,让其他来自南方的勤王兵马,瞬间清醒,再也不敢冒进,而是统一聚集在济南府。


    在颜继祖的统领下,伺机而动,并不算如何着急。


    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磨洋工,而是陛下在发勤王旨意的时候,就已经说过,勤王紧要,但不可冒进。


    最关键的,是他们要等最关键的人。


    秦良玉。


    秦良玉虽然是一介女流,但最为知兵,有她带领,胜算就多一些!


    而且他手底下的八千白杆兵,也都是精锐,或许在平地不如建奴,但是在山地丘陵,那就说不准了。


    到时候,颜继祖两万兵马、秦良玉八千兵马、黄宗羲八千、黄毓祺三千,还有其他各路人马,他们就算有了五万人。


    那时候,就动身向北而去。


    但很快,他们得知,秦良玉会到山东,但不会随他们一起北上。


    颜继祖虽然不理解秦良玉到底想做什么,但无可奈何,只得带着剩下的四万余人,向北而去。


    一路上,也没有遇到太多的建奴,不知道是觉得吃下他们这四万人太过困难?还是因为其他原因,导致建奴分兵乏术?

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都是好消息。


    昌平尤世威,五千皇陵卫士,被建奴击溃,三千人投降。


    山西、宣府、大同的兵马,累计三万人,在北直隶西边伺机而动,他们的战斗力,比从内地来此的兵马,要强上不少,是真有可能改变战局的。


    直隶河间府铁门关,八千人登上毛文龙的船,浩浩荡荡向北。


    船一路走,人一路吐,无比萎靡。


    这更加激起了这伙人的凶性,大骂道:“妈了个巴子,干死勒些瓜娃子!”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