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京中存粮,可坚持四个月!

3个月前 作者: 最爱喝娃哈哈
    一行三人,很快就到达了皇宫。


    皇宫和其他世家大族一样,没什么区别,以前养观赏鱼的地方,如今都用来养草鱼等等。


    宫内的八局,如今都无比忙碌,兵仗局最为忙碌,而兵器局最为忙碌的,是下方的火药司。


    忙碌到什么地步?后世都是九九六福报,而他们,是零零七福报。


    但的确是福报,他们薪资水平,已经达到了极为惊人的地步,一个个发了狂的一般的制造新式火药。


    而且人数,比以往翻了至少十倍不止!不止如此,隶属于工部的兵器局,也都搬迁到了兵仗局之中,二者合二为一。


    而原因,自然是朱由检对文官并不信任,而火药极为重要,容不得出现哪怕一丁点的纰漏。


    京城的棉衣,几乎全部都送到了此处,毕竟马上要过夏天了,冬天的事情,冬天再说。


    如果建奴真的拖到了冬天,那算他狠。


    棉衣全部通过叶铭所说的方法,浸泡在草木灰之中,然后就可以变成纯净的棉纤维。


    朱由检看着无比忙碌,却又井然有序的兵仗局,心中万分感慨。


    换做他以前,是很难想象有这样的场景的,他们虽然疲惫,但神采奕奕,精气神十足。


    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,让他们真正活了过来!


    如果没有叶铭,他能做到这样吗?朱由检忍不住扪心自问。


    很快,他就颓然的摇了摇头,如果是他,或者是满朝诸公的任何一位来主持京城的防守事宜,此刻说不定建奴已经攻破了北京城。


    即便没有攻破,也不会是当下这种局面。


    见到叶铭和朱由检的到来,这些人只是微微颔首,面带笑意,却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。


    这是叶铭提出来的,他们这些人多制造出一斤的火药,京城就多一分守住的可能。


    但朱由检能够看出来,哪怕并未停下行礼,这些人对叶铭,是发自内心的推崇。


    叶铭做的一些事情,的确伤害了许多人的利益,比如那些世家大族,那些读书人,对叶铭可以说是深恶而痛绝,恨不得食肉寝皮。


    但同样的,这些工匠,这些阉人,却从以前的无所事事不被重视,变成了现在这般精气神十足的模样,他们自然无比感激叶铭带来的变化。


    而且他们知道,这个变化,绝对不会是暂时的,如果京城守住了,所有人都会明白他们做的事情,到底有多重要。


    朱由检似乎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,和以往都不一样的道路。


    叶铭看了看火药制造,火器制造的全过程,在解决了几处纰漏之后,便打算离开。


    除了火器制作,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。


    粮食储备,粮食分配,如何在分配过程中,杜绝有人中饱私囊,都是问题。


    而朱由检在一旁,看的目不转睛。


    他非常感兴趣。


    似乎注意到叶铭的目光,朱由检抬起头,一脸期待的问道:


    “先生,能告诉我从最开始的各种物资的提炼,到火药成型的全过程吗?”


    叶铭摇了摇头:“不能。”


    朱由检有些失望。


    叶铭继续说道:“一个好的皇帝,只需要做好皇帝该做的事情即可,这些东西,你如果觉得有用,那就重视。”


    “你不是我,不必事事都学我。”


    朱由检低头不语,好像自己不知不觉之间,总是想学习叶先生,想变成和叶先生一样的人。


    叶先生懂火器,他也想懂。


    只是好像有些东西,学不了,强行学,也没有太大意义。


    叶铭继续说道:“京城的粮食分配问题,有章程了吗?”


    只是几日的时间,在这几日里,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,火药的制作很重要,粮食的分配问题,同样很重要。


    京城的世家大族,粮食的确很多,将各大户的粮食搜刮出来,花费了极多的时间,如今这些粮食,全部都堆放在内库之中。


    为什么不是太仓?还是那个原因,朱由检对文官并不信任。


    “京中常备粮,朕查过了,一个有一百万石,其中发霉蛀虫的,有五十万石,能够食用的,也是五十万石粮食。”
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从京城大户那拉来的粮食,很多,足足有三十万石,粮商那借来的粮食,有二十万石。”


    叶铭忍不住暗自咋舌,这就是京城的世家大族!


    他们有多少户?一百户?数百户?


    相比于京城人口的基数来说的,并不算多,可竟然有足足三十万石粮食!


    就算三百户好了,平均一户,有一千石的存粮!


    这是什么概念,一个普通人,维持基本生存的粮食,每天也就是半升而已,也就是一石的粮食,足够他们存活两百天!


    这些世家大族平均下来的粮食,都够将一千人养活两百天。
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最极端的情况下,明制与后世有所不同,但半升粮食,也约莫等于半斤。


    一个人一天半斤粮食,够吗?很勉强。


    士卒消耗的会更多,没有一升的粮食,根本不够。“至于京城的普通百姓,存粮并不多,并不计算在内。”


    叶铭表示明白,京城内的百姓,大多数其实并不参与农业生产,他们主要靠做生意、手工业等方式求生。


    即便是种田的,因为如今京师戒严,也没办法种田了。


    所以他们并不会有多少存粮,往往是靠购买,粮价合适的时候,多买一些,粮价不合适的时候,少买一些。


    但总体不会多,因为他们的日子,往往很拮据,并不具备拿出一大笔钱买粮的条件。


    “这是具体的数据,先生请看。”


    朱由检拿出一本册子,递给叶铭。


    叶铭打开,看着上面的那些数字。


    很快,叶铭就通过这一些些数字,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。


    “这些粮食,即便是最严苛的进行分配,也只够京师所有军民,活四个月。”


    叶铭声音淡漠。


    朱由检递给叶铭的册子,是工部、户部擅长统计的官员写出,他们算出这些粮食能够支撑多久,花费了很长的时间。


    可叶大人,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,就得到了答案。


    此人在数算一途,竟然也有如此深厚的造诣?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