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7章 说还是不说,到时候看情况再说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柴老板出售的物品,自然不只是一本书,接下来他又拿了四样东西出来:


    一个伟人瓷像、一面锦旗、一个木鱼以及一个人参礼品。


    伟人瓷像,是半身像,高度约40公分,最大宽度约一尺。


    这个比较特别,是穿军装戴军帽的造型。


    年份看着是特殊年代。


    锦旗是一面挂旗,长条形。


    旗子的内容是七十年代学习“某某活动”中被评为“xx xx”式单位。


    常顺把木鱼拿到手里仔细看了起来,暗淡的表面色泽中,有一丝丝的金光若隐若现。


    木鱼整体能看见水波一样的纹饰,结合前几天拍卖会预展看见的那个金丝楠木阴沉木小木箱。


    他觉得这个木鱼,很大可能也是金丝楠木阴沉木制作的。


    如果说是紫檀、黄花梨、金丝楠木这三大类好木料,他很容易就能看出来。


    但阴沉木木料,他还要继续学习、了解。


    至于是不是金丝楠木阴沉木,还要再拿给更懂行的人鉴别一下。


    这个木鱼成年人拳头大小,表面并没有雕刻纹饰图案,看其年份,清末民国时期。


    人参礼品装在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子里。


    木盒烤漆彩绘,看上去很高档,正面写有:


    “长白山特级人参”。


    背面也有文字说明:


    “精制长白山人参,人参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药物…………”


    背面的文字主要是介绍人参的药用价值以及使用方法。


    药用价值,比如说:


    补养五脏、安精神、定魂魄、止惊悸、益智健脑、治一切男女虚症、生津止渴、大补元气等。


    久服可延年益寿。


    使用方法,可以泡酒,可以炖鸡也可以配入其它药材。


    木盒打开能看见里面固定着的有一个带须人参,保持着原有的状态并没有被人动过。


    人参的重量写着3.5克。


    这是干参的重量。


    上面标注的年份是88年包装,人参的年份是30年野参。


    看过之后,两人商量了价格:


    伟人瓷像,100元。


    锦旗,30元。


    木鱼,20元。


    人参柴老板要价有些高,他最低要1500元。


    主要是看了相关的广告,这年头对人参、灵芝之类的药材价格进行了大力的宣传炒作。


    人参常顺并没有购买。


    他知道,对于已经超过3年还没有使用的人参,药效基本上已经流失大半。


    特别是放了十几年的,基本上没有药用价值。


    说有效的也只是小说中那种无知夸张的说法。


    另外一点,对于人参的真假,年份,作为外行人,他也不懂,不买更加稳妥一些。


    除了人参,拆迁区还很容易遇到其它各种营养保健品、药品,那些不懂的,价格高了,他也不会买。


    除非价格非常便宜,买了就算再扔掉都不会有多大损失他才会购买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该看我的了。”


    把购买柴老板的物品的钱付给他后,陈老板笑着道。


    “行!你都拿出来吧。”


    常顺这样说,他就把要出售的物件都拿了出来,有:


    一对冬瓜罐、一把提梁壶、一个木头雕刻的老鹰、一副老麻将牌以及一个老收音机。


    冬瓜罐是粉彩的,高度约35公分,面上画着的图案是花卉、童子嬉戏图。


    年份民国时期。


    提梁壶还是那种“牛鼻子”壶盖、主体圆柱形的造型。


    壶的表面画着花鸟图案,背面写有“和平万岁。”


    底款“某某合作社”。


    这种类型的壶,一看就是五十年代。


    木雕老鹰,年代不久,最多不超过二十年。


    这个比较大,带底座,最大高度约40公分,最大宽度约半米。


    雕刻的工艺也不是手工,看上去是机器工。


    一般的雕刻,手工跟机器批量制作价值是不一样的。


    老麻将牌,是一幅百搭麻将,里面包含花牌:


    春、夏、秋、冬,梅、兰、竹、菊,财神、聚宝盆、猫、老鼠12张花牌。


    四张“百搭”。


    共计152张牌。


    它们是竹骨材质,背面竹子,正面骨头。


    看过之后,常顺跟陈老板二人也商量起了价格。


    一对冬瓜罐,300元。


    提梁壶,50元。


    木雕老鹰、老麻将牌,一起200元。


    共计:550元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以后买我们的东西,你可能就要跑更远的路程了。”


    把钱付给对方后,陈老板说道。


    “是啊!不过你们可以把东西先留着,等多了我再购买。”


    他笑着道。


    “那边明年要是拆迁了,你不打算在那边租房子住吗?这样来回跑那么远的距离,时间可都耽误在路上了!”


    赵老板想了想,对他说道。


    “你说的有道理,等明年过来了,我看情况,说不定也会把房子租在那里。”


    几人又聊了几句,他就拿上东西离开向停车的地方走去。


    路上,他在思索着,这边用不了多久就会转运渣土。


    面上的渣土还是以砖渣为主,里面的铁应该会有不少。


    要不要把信息跟三舅、父亲他们说一下。


    mh区、sj区那边,开发建设快,渣土场也很多,并不缺乏捡铁资源。


    其实用不着换地方。


    说还是不说,到时候看情况再说。


    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把所有钱都挣完。


    这样想着,他就走到了地方。


    把物品放好后,他再次返回向拆迁区走去。


    当走到一处历史建筑纯木结构老房子前面时,他停了下来。


    此刻,他看见在这边负责拆迁房子的工人——罗师傅、吴师傅、张师傅三人正在拆除这栋历史建筑。


    说的拆除,其实是在肢解房子上面的木材,那些有雕工的,被他们用锯子、凿子等工具往下撬打着。


    这些有雕工的木料,常顺看了下,材质一般,但是雕刻的工艺、造型却很好。


    比如说大门上一楼跟二楼交接处的一块木板,上面雕刻的图案是人物故事。


    几人驱赶着一头猪,看上去面容喜庆,非常传神。


    又比如说一个嵌在梁柱上的木头,雕刻的是一个麒麟,麒麟活灵活现,很是美观。


    这种雕刻,在古代大户人家,很常见。


    除了房子上看见的,地面上也有,那些是被他们之前弄下来的。


    几位师傅把它们取下来,不用说,是为了增加额外收入。


    这种木材,除非指定保护,不然都是任意拆除毁掉。


    他们不弄,挖机过来了也会扒掉,大的木材卖柴火,小的直接混合着砖渣运走。


    就算重新盖“仿古建筑”,为了安全,不会用这样的老木料。


    如果用,是不会被审批通过的。


    所以后世看到的那些会馆或者其它历史遗存的重建,除非是在原址上,会保存修缮一些。


    要是新建,基本上都是新料仿古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