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5章 不是我收,是我的一个朋友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第335章不是我收,是我的一个朋友


    f县,军店镇,老街附近的一家餐馆,此时这里的一间包房里,坐着8个人。


    这8人,是除了王师傅之外的其他几人。


    相对于秦古镇,这个镇子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,地势的平整性,更加的繁华,f县第一大镇的名头并不是虚的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军店的姑娘,到了镇上才看到一些,有几个确实挺好看的!包括这家餐馆里的一名女服务员。”


    现在是饭后闲聊。


    姚师傅突然把话题又说到了欣赏美女方面。


    虽然他的年龄比他们要大了很多,但对于欣赏漂亮的女人,男人是不分年龄的。


    甚至一些人因为年龄大了,更喜欢欣赏。


    那些逛古玩市场买相关书籍看的,大多数都是几十岁以上的人,年轻人反而还要少一些。


    刚才几人在这家饭馆吃饭,吃的很愉快。


    这边的菜,品种很多。


    常顺也没有吝啬,照着菜单,有特色的都来了一遍。


    另外f县的黄酒,名气很大,他们尝了下,发现口感确实不错。


    回沪市的时候,他肯定会买一些带上。


    “你说的不错!镇子上之前是有好看的,餐馆里面的那个女孩,有点微胖,脸看上去肉肉的,五官精致,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,也是不可多见的美女!”


    开车过来时,常顺也观察到了。


    天下之大,其实处处都有好风景。


    这些走过南闯过北的人都能发现。


    “你们说的那几个女孩虽然漂亮,但比玉莲还是差了一些吧!


    常老板,我们可是听你堂哥说你老婆很漂亮的,跟玉莲比呢?”


    说到美女的话题,肖萌萌又问他道。


    “两人都好看,各有各的特色。


    不过我说了没用,等啥时候她俩站在一起,你们自己看见就知道了。”


    常顺转过头,看了看她,又看了一眼黄玉莲,笑着道。


    “常志武,你觉得呢?”


    肖萌萌问他。


    “阿顺说的有道理!她俩都好看,你们要是真想比,还是等她们聚在一起。


    好了,不要再说这个话题了。


    现在时间还早,我们去旁边的老街逛一会儿。”


    堂哥这样说,大家就起身向外面走去。


    常顺很快也把饭钱结了。


    “军店镇”,是古镇,历史悠久,特别是老街,青砖青瓦青石板,房子有不少都是那种半砖半石头的造型。


    大多数人的家门是那种木门,有些木门因为时间过久,面上已经发黑,底部位置由于受潮的原因已经腐朽。


    看见这样的情形,摄影照相的五人拿出相机,把一些画面都照了进去。


    “大爷,你家有啥古董想出售吗?”


    在一处两层楼,看上去比较气派的历史建筑老房子前,肖萌萌问道。


    之前吃饭的时候,他们都说过了,这两天跟着一起出行,也不白吃白喝,会充当跟班的角色,帮他打听古玩的消息。


    “你是收古董的?我看着怎么不像!”


    这位大爷年龄看上去差不多70岁,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烟袋锅,烟杆上绑着一个烟袋,看其年份,很久,清末民国时期的老物件。


    或许是长时间抽烟的原因,他的身上,包括吐出来的口气里,都有浓浓的烟草味儿。


    “不是我收,是我的一个朋友,你看,就是他,你别看他年轻,他可是专业收古董的!”


    肖萌萌指着常顺又对大爷说道。


    大爷看向了他。


    眼里还是有一些疑惑。


    “我确实收古玩,你家里要是有啥东西想出售,可以卖给我!


    我看你手里拿着的这根旱烟,就是一个老物件。”


    常顺对他笑了笑。


    “旱烟我可不卖,这个我还要留着自己用。


    既然你收古董,我家里刚好有几样,上次也有人过来收购,不过那时候别人出价太便宜,我没卖给他。


    你先等会儿,我去把它们拿出来。”


    大爷说完,就转身回去拿东西了。


    等了差不多10分钟,对方又折返到了门口,两只手一手提了一个篓子。


    篓子里都装着物品。


    其中一个篓子,装了一大一小两个罐子。


    另外一个,装了个小木箱、一个铜壶、一个砚台以及一个笔筒。


    “你先看看这些东西!”


    大爷说着把篓子放在了地面上。


    常顺先看起了篓子里面的两个罐子。


    大小不同的罐子,都是青花瓷。


    大罐子,高度约25公分,最大肚径约20公分,面上画着的图案是山水风景,也有人物。


    小罐子,高约15公分,最大肚径约10公分,面上的图案是花卉。


    这种花卉圆形,像旋涡,很抽象。


    两个罐子,都是真品,不过都是民窑。


    青花大罐,年份应该是清朝时期,小罐,明朝时期。


    在他看罐子的时候,这位大爷把小木箱打开了。


    木箱长约一尺,宽约20公分,高约20公分,材质很一般。


    里面装着一串铜钱,一些铜元以及一对彩瓷的鸳鸯。


    常顺又看起了铜钱、铜元。


    铜钱大概有300枚左右,铜元也有近200枚。


    简单看了会儿,他发现钱币并没有被别人挑选过。


    这说明之前收古玩的人要么看过想挑选着购买,但老者没有同意,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木箱拿出来给别人看。


    “没有银元吗?”


    常顺随口问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有几块,但那些我不打算卖,想留给孙子他们。”


    大爷淡淡说道。


    铜钱里面有两枚大钱,一枚花钱。


    大钱一枚是咸丰重宝当五十,另外一枚是大观通宝折十钱。


    花钱是山鬼雷公八卦纹花钱。


    看完钱币,他又把彩瓷鸳鸯拿到手里看了起来。


    鸳鸯长度约12公分,最大高度约5公分,颜色以褐色、绿色为主。


    做工非常精致,看上去似乎跟真的一样。


    具体年份他看不出来,但老的还是能够感受到,估计最晚也能到明朝时期。


    这对鸳鸯,以前应该是随葬品,后来流通到市面上的。


    当然,大多数古玩,特别是高档的,很多都是陪葬品,这也没啥奇怪的。


    看完鸳鸯,他又看起了铜壶。


    铜壶是提梁壶,西瓜形,很厚实,重量约四五斤,面上没有图案,不过刻着一首诗:


    “竹下忘言对紫茶,全胜羽客醉流霞。


    尘心洗尽兴难尽,一树蝉声片影斜。”


    看其年份,应该是清朝时期。


    砚台很特别,长方形的石头上面雕刻了一个大型花瓶图案,瓶口是蘸墨的地方,上面还刻有“如意”纹饰。


    古代有种说法叫做“太平如意”,估计这个砚台就是这种含义。


    笔筒也是青花瓷的,年份要晚一些,六七十年代。


    上面画着的图案是向日葵、红日。


    写有:


    “葵花向太阳,心向…………”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