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8章 收藏品,保持原样最好!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看老板的表情,常顺知道,对方肯定也是知道剑柄的材质的。


    毕竟开店卖剑的人,大多数都会对一把剑各个部分的用料进行了解。


    剑的制作,材质很多:桃木、枣木、雷击木或者其它木材,钢、铁、铜、铝等都有。


    “难道这剑还有啥特别之处?”


    姚师傅也有些不解,问了一句。


    “当然有了,不然我留着干嘛!你们看这个木柄,是不是很特别?”


    经他这样一说,王师傅、姚师傅仔细看起了剑柄。


    细看之下,两人自然发现了木材很不一样。


    不过他们不懂木料,尽管知道了有些特别,但具体是啥情况,还是不清楚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你跟我们说说这个木柄到底是咋回事?”


    没有继续问店铺老板,姚师傅反而转头看向了他。


    “你们先别急!老板,你说说这把断剑多少钱可以转让?”


    常顺对两人笑了笑,没有急着告诉他们。


    “这个最低300,我也不多说,能要你拿去,不行我现在收起来!”


    以黄花梨为材质制作而成的剑柄,300元的价格买下来不算贵,但就是材料有些少了,重量估计最多只有二两左右。


    常顺把它拿到手里仔细的查看了起来,木头没有裂纹以及其它的硬伤。


    年份应该是清朝时期。


    “这把铁剑,前面还有差不多10公分的长度,你完全可以把它改造成一把匕首,只要将其打磨一下就行。”


    看着时,老板又说道。


    “收藏品,保持原样最好!


    300就300吧!断剑我要了。”


    思索考虑了片刻,他答应了下来。


    问了堂哥常志武,他说没在这家店铺看中喜欢的剑,付了钱,让老板找报纸把断剑包裹起来装好,四人就从这里离开了。


    出了店门,常顺把剑柄的木料材质告诉了三人,知道是黄花梨,他们依然不懂,以前不接触,也没听说过。


    他简单的解释了一下,让他们知道是好木料就行。


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,四人又逛了几家店。


    在这几家店铺,常顺又买了一件三清铃铛,一个木制令牌。


    三清铃铛,是摇铃,面上缠着红绳,铃铛的表面有符文。


    木制令牌,一面雕刻着祖师像,另外一面是“天师勒令”四字。


    两样物品,年份都是民国时期。


    常志武买了一把精品长剑。


    剑的整体长度约一米,剑身很窄,宽度只有3公分左右,不过很厚实,不易弯曲。


    没有开刃,如果在实战中,这是一把比较实用的剑,至少硬度很强。


    姚师傅、王师傅二人没有买东西,他们只是跟着逛了一圈。


    逛完店铺,他们一边询问,一边顺着路牌,走到了武校的门口。


    只见校门前的牌匾上写着:


    “武当山精武学院、武当山精武表演团。”


    这个年代,人心淳朴,所有职校或者大学的校门都是开放性的,能够随时自由进出。


    现在是放学时间,门口虽然有人看门,但并没有规定不让进入。


    几人来了,就走进去简单看了看。


    学校的规模不算大,有一些学生晚上还在锻炼身体。


    周边住着的人,也有人在里面散步。


    因为是晚上,光线不是很好,他们对这里也不熟悉,简单逛了会儿就离开了。


    “你看那位开车的,是位道长!”


    大家沿着路,向着武当山山门方向走去时,姚师傅指着一辆停在路边的丰田越野车说道。


    此时驾驶位置坐着的人,确实是一名穿着道袍的中年男人,留着长发长须,头发盘了起来,看着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。


    “这年头道士、和尚比我们普通老百姓有钱!”


    王师傅跟着说了一句。


    他说的情况常顺自然也知道,不仅仅只是这年头,往后更是如此。


    所谓“穷庙富方丈”。


    何况那种大庙、名观。


    随着所有行业全部商业化,就连那些曾经的“净土”,也受到了污染。


    某些大庙因为太过富有,经常传出丑闻。


    道长开车、和尚开车,甚至开豪车没啥奇怪的。


    “佛度有“元”人”,“无量天尊、有“元”方为上人”。


    “你在寺庙、道观许的愿,都让出家人实现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佛道本是清净地,三天一辆法拉利。


    我笑大师过得苦,大师笑我没路虎。”


    前世刷视频,他可是没少见过一些人在视频里面的评论。


    武当山山门前的广场上,有一把超大的剑架在了一块大的石头上,石头被一处台子专门围了起来。


    台子长方形,两侧写着:“武当倚天剑”。


    虽然是晚上,但这里灯火通明,有其它游客带着的有照相机的,他们在这里打卡拍照。


    这个年代,景区门口一般都有照相馆,几人逛着时,有照相的师傅跟他们打招呼。


    问了价格,他们也照了几张。


    在广场其它地方又逛了一圈,找到售票处,知道了售票的位置他们就离开向镇上返回了。


    “猴子今天可真能干的,这都进去快半个小时了还没出来,他是不是吃了药了?以前最多也就几分钟。”


    再次回到宾馆所在的那条巷子,一道声音传进了常顺的耳朵里。


    顺着声音传来的位置看了一眼,只见那边站着两人,两人的旁边还有一辆摩托车。


    这两人的年龄并不大,二十多岁的样子。


    “很可能是吃了药了,之前每次都说划不来。


    不过这时间久了,也耽误了我们回家的时间。


    再等五分钟吧,他要是还不出来,我们就进去喊他。”


    摩托车旁的另外一人说道。


    “刚才我在那边的宾馆旁边看见了一个女孩,长得那叫一个水灵。


    前几天过来还没看见,肯定是新来的。


    真想进去潇洒一回,可惜钱都借给猴子了。”


    之前说话的人又说道。


    “下次再来吧!来的时候,我的钱也借给了他。


    你说我们辛辛苦苦挣的钱,又都送给了别人,为啥就忍不住呢?


    三人凑钱,只够他一人消费,为啥我们赚钱又这么慢呢!”


    很快,他们就从这两人的身前走了过去。


    晚上巷子里的店铺,开着红灯,一些女人依然在向几人招手,不过他们都没有理会。


    从里面的房间里,时不时的、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一些咯吱咯吱、少儿不宜的声响或者声音。


    四人到了宾馆门前,依然看见了傍晚时候看见的老板娘,不过对方并没有主动跟他们打招呼。


    应该是生意太好,店里有几人正在排队。


    想到某种画面,常顺觉得再漂亮的女孩,只要走上了这条路,就会变得不干净。


    “公交车”、“公共厕所”。


    被人唾弃!


    但未来的某一天,那些女孩或者女人依然会嫁人。


    回到楼顶租住的房间,洗漱完,反锁上房门,看了半个小时电视,两人就都睡觉了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