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7章 分拣旧书纸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时间一天天过去,很快到了月底。


    经过二十多天的装修,新书店在前几天已经全部完工。


    就连货架都已经制作、摆放整齐。


    今天是周六、30号。


    上午,在新书店的一楼、二楼都聚集着一些人。


    这些人,有宋文俊、张翠芬,常建忠、孙春荣,常建芳、孙德宏,方玲、梁建兴,叶雨晴、田斌,常静,陈海芸,刘国明,王艳华,苏惠、刘丹以及宋芫、常顺。


    其中陈海芸是叶雨晴的老乡,那个在针织厂上班的女孩,她已经辞去了之前的工作。


    王艳华,苏慧,刘丹,是常顺在门面房上贴了招聘信息后招过来的“业务人员”。


    她们三人,年龄都在30岁左右,已经成家。


    王艳华、刘丹二人,住在师大附近,距离新书店很近。


    苏惠住的地方,在之前的那个旧书店附近。


    之所以把大家都喊过来,是帮忙整理,分拣旧书。


    新店1号开业,今明两天,他们要做好准备。


    这段时间,特别是15号之后,除了陪宋芫去做过一次孕检,白天其它时间,他大多数都用在了去废品收购站选购旧书上。


    有的时候,因为不是第一次打交道,他还会让废品站的老板或者老板娘闲下来的时间帮忙选书,他去了直接过秤称重。


    基本上每天都能选出一千斤以上的书籍。


    这些书,看上去很多,但真正把它们整理,摆放好后,估计最多也只能放满一半的书架。


    不过没关系,以后的时间,再慢慢凑齐。


    结婚时候的摄影录像、全家福照片,在20号的时候,他们也拿到了。


    拿到的当天晚上,常顺就把父母、常静他们接到了住的地方,放映了一遍。


    大家看过之后,对于结婚那天的情形,有了比较直接的感观。
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从记录的镜头上看到的一些,还有摄影机没有记录下来的。


    虽然过去的时间不久,但再次看见那时的场景时,常顺的心里也有不少的感慨。


    录像中的那些人,以及他自己,在那个时空,就如同一个平行世界,发生着那段喜庆的事。


    那些过去,如同梦幻,但又很真实。


    “这本书里有几张老电影票!”


    一楼,大厅靠近中间位置,一张大长桌上倒下来的一堆书纸里,大家一本本的整理旧书时,王艳华突然说道。


    最近赶时间,常顺出去收购拿到这边来的旧书,基本上没有仔细查看。


    而今天把大家喊过来帮忙整理,他也跟他们都说过了,挨着查看一遍,看看是否有夹杂着的其它东西。


    如果有,把它们都单独选出来。


    一楼分拣书籍的人,有常顺、宋芫、宋文俊、张翠芬、方玲、梁建兴、王艳华、苏惠、刘国明9人。


    其他人在二楼。


    这样说,几人都看了过去。


    常顺也往那边看了一眼。


    只见王艳华手里拿着的是一本《漫画》杂志。


    “给!常老板!”


    很快,她把杂志连同里面的电影票一起递了过来。


    常顺接到手里看了下。


    漫画是五十年代的,封面图案很有意思,画着的是“四人对视牛羊马”。


    “四人”在房子里面,一人手里拿着一张大纸,纸上写着:


    “冬季储草计划草案”。


    他们转头看向了“牛羊马”。


    而“牛羊马”从窗户外把探头伸进了屋内,也都对视着四人。


    漫画其它地方写有文字:


    “纸上谈‘草’。”


    “我们饿了要吃‘草’!”


    “这不正在起‘草’吗”。


    起草文案的人,跟“牛羊马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
    漫画很有深意。


    你口中的需要的粮草,并不是人家想给的草。


    对你很重要的东西,可能是用来救命的稻草。


    但你的死活并不关人家的事,人家都可能不会搭理,就算搭理,也可能糊弄,爱理不理。


    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,又有其它题材,比如说:


    “损人不利己”、“西方运动会花絮”、“魔术”、“我的胃病又发作了”等。


    其中“我的胃病又发作了”一样很有意思。


    面上的内容是一个肚大腰粗的大胖子,医生建议他出院,他说有胃病,讽刺的是他正在吃饭。


    而他的身边堆积起来的有比他身高还要高出很多的饭碗。


    “胃病犯了也能吃那么多?这胃口真够可以的!”


    看着的时候,他不由想到。


    把电影票也拿出来看了下,一共有八张,都是六十年代。


    上面写着“某某后勤礼堂”,“黄埔路”,“楼上楼下”,“一等二等三等”,座位号等信息。


    宋芫在他旁边,他翻开看时,她也跟着看了会儿。


    看完,常顺把它们又递给宋文俊、张翠芬等人也看了看。


    对于这样的老电影票、五十年代的漫画杂志,其实都有收藏价值。


    除了这本,还有其它几本,他让大家选书的时候,把它们也都单独拿了出来。


    “阿顺!这本书里有几张照片。”


    过了不久,宋芫指着她手里的旧书对他说道。


    然后把书以及里面的照片一起递给了他。


    常顺看了看这本书,是《电影歌剧选曲》,翻开页面看了看,里面都是歌曲,有:


    “崖畔上开花”、“草原牧歌”、“敖包相会”、“婚逝”…………“汗水浇出幸福花”等。


    都是经典老歌。


    书页里夹着的照片,有五张,都是黑白照。


    五张照片:


    一张毕业照、一张四人合影、一张清明扫墓、两张孩童时期的照片。


    毕业照,上面写的是“某某师范学院”,是在学校门口的合影,看衣服穿着,八十年代初。


    四人合影,都是年轻女孩,并且都是美女。


    她们衣着朴素,有的扎着麻花辫、有的扎着双马尾,肩并肩,手牵手站在向日葵地里,面带笑容,人比葵花更好看。


    清明扫墓的照片,看上去是兄弟两户人家的合影。


    大人小孩,一共有16人。


    看见这么多人给祖辈扫墓,常顺突然间觉得还是子孙满堂好。


    后世那种宣传“一人挣钱一人花,小病自己扛,大病直接抬到火葬场”的观点,只能说是没有办法。


    有钱谁不想多生几个孩子。


    有后跟无后不一样,后人多跟后人少又不一样。


    两张孩童时期的照片,一张是“百日照”,坐在一张大的藤椅上照的。


    另外一张,是三岁时候的照片,骑着木马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