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0章 我想回去!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午饭后,坐了一会儿,7人沿着河道边逛了起来,打算在外面转一圈,看看景区外的风景,然后在镇上买些东西就返回。


    “阿顺,你说这河里会不会有很多的古钱币、银元或者其它东西?”


    两人单独走在一起,看向河面时,田斌小声问他道。


    自从寻宝后,他去一个地方,都会想到那方面的事情,包括之前问过的他们这边是否有土匪的事。


    “应该有!以前水运繁华,古往今来,肯定会因为一些原因,有人掉一些、或者向江里扔一些东西。”


    其实不仅仅只是这里,全国各地水运繁华的地段,那些大码头,基本上都有。


    曾经他听别人说过,要是在某个大的码头挖沙子或者挖淤泥,只要用挖沙船挖上一船,有人用金属探测器找出船上的东西,很大可能会发财。


    当然,机器也只能感应金属,对于那些非金属材质的物品,玉石、琉璃、骨头制品等,是感应不出来的。


    寻找非金属材质的物品,全凭机缘,肉眼观察。


    “可惜了,东西在水里,只能埋没,很难再被发现。”


    田斌有些感叹。


    “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留给后人发现吧。


    看见那些历史建筑老房子了没?房子下面埋藏着的说不定就有窖藏!


    如果拆迁改造,挖地面倒渣土,附近的居民去捡铁,倒是可能找到一些东西。”


    常顺视线离开了江面,指着一处方向说道。


    “是啊!不过跟我们也没关系。”


    确实没关系,人的精力有限,寻宝一定的时间里,只能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。


    这个就像他们在沪市拆迁区、渣土场,每天也只能在一定的区域活动,随便出去一趟,半天时间就过去了。


    而更多的城区,都是无法光顾到的。


    放眼全国,范围更大。


    但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赚点小钱,不比大多数普通人过得差也不错。


    当然,大多数生意人的情况都类似,只是在一小片区域内经营。


    能经营好这片区域,能养家活口,又有些积余,就很好。


    “那边怎么围着一些人,还有一个警察!”


    往前又走了一会儿,常静突然说道。


    其实这情况,几人都看见了。


    那些人是围在一棵大树下面的。


    他们去的方向,刚好也是大树的方向。


    “过去看看!”


    方玲道。


    随后,7人向着那边走去。


    到了地方,常顺没让宋芫靠得太近。


    往那边看了下,只见地面上靠着大树坐着一名青年,这名青年年龄20岁左右。


    他的旁边还有一个大的装着被子的行李袋以及一个双肩包。


    青年皮肤有些黑,看上去也很疲惫。


    “小伙子,瞌睡那么大,在这里都能睡着,你不怕行李被别人拿走了吗?”


    说话的人是警察,年龄35岁左右。


    他比常顺他们先来一会儿,之前应该是在了解情况。


    “太累了,躺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!”


    青年还是坐在地上,并没有起身。


    听口音是外地人。


    说完还连打了两个哈欠,很大可能是被人弄醒的。


    “你干啥了这么累?实在不行找家宾馆住上一晚不是比睡在这里更安全?”


    警察又问道。


    “我来“甬”市这边打工,找了快一个月的工作了都没找好,手里的钱也快用完了,住不起宾馆。


    几天都没怎么休息,中午实在累的不行,在这里刚躺下就睡着了,不久又被人叫醒了。”


    青年解释了一下。


    看他样子,属于那种老实人的类型。


    “快一个月没找到工作?市里那些中介不是到处都在招工吗?一般来说不会找不到啊!”


    警察再次说道。


    “工作是找了不少,但人家都嫌我手头慢,人太木讷,做一天或者两天就不让我做了。


    然后我又要再找工作。


    带来的钱,交了一些中介费,其它不少都浪费在坐公交车上了。”


    他这话说的,让常顺更觉得他是个老实人,肯定是第一次出远门打工。


    “你有其他亲人或者老乡在这边打工吗?”


    警察继续问道。


    “没有!我一个人跑出来的,本来家里人让我复读一年再考大学,但我没听他们说的话。”


    “那你现在怎么想的?出了社会,打工好不好?”


    听小伙子这样说,旁边一位游客问他道。


    “估计一百个后悔!不,一万个后悔!哈哈!哈哈…………”


    青年还没说话,问话的那人旁边的另外一名游客说道,说完还大笑不止。


    “看他样子就能看出来,估计尝了不少苦头,还受了不少冷眼,社会可不是那么好混的!”


    又有人笑着说道。


    “是啊!学校是多好的地方,简直就是天堂,外面哪里能比学校还好呢!


    小伙子,赶紧回去好好复读!以后考个好大学!”


    “很多事情,都需要自己去经历了才知道,或许在出门打工前,这小伙子觉得外面好!”


    “有道理,不经历,别人怎么劝都不一定有用!”


    “小伙子,还是回去读书吧!那个才是最好的出路。”


    “以后可不要想着再跑出来打工了!打工这碗饭可不好吃!”


    “端了别人的碗就要由别人管,你这是连碗人家都不给你端!”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。


    “你是回去还是打算继续找工作?回去的话,跟我去一趟派出所,我们帮你联系上家里人。”


    见众人说的差不多了,警察又一次开口问坐在地上的青年道。


    “我想回去!”


    “有手机吗?回去的路费够不够?”


    “没手机,我都是打公用电话,路费也不够了!”


    “那你带上东西跟我走。”


    警察这样说,青年起身站了起来,把背包背上,提着大塑料行李包跟着对方离开了。


    “回去了我得把这样的事情讲给家里上学的孩子听听!”


    看着两人渐渐远去的背影,又有游客说道。


    “我也讲一下!这种事情,太有教育意义了!”


    也有人跟着附和道。


    “讲了估计效果不会很大!没真正经历过这样的挫折,或者说没有亲眼见过,是不会有那种深刻感受的。”


    “是啊!或许只有出了社会,又没有好的工作,遭受过一次次的挫折,他们才会明白。”


    游客们聊了一会儿,也都散了。


    其实像这样因为太累,倒在大街上或者桥洞下睡觉的人,常顺也看见过很多次。


    特别是夜深人静开出租车时,经常遇到。


    那些除了少数流浪汉,也有像这样因为打工没找到工作,又舍不得花钱住旅馆的人。


    有过这样的经历,遭受过挫折,也并非全是坏事。


    挫折同样是让人发奋图强的动力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