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茶壶并不是所谓的红色官窑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时间一天天过去,很快到了月底。


    28号的上午,常顺在刘、沈、李三位老板前一段时间以及最近几天的要求下,终于再次大量售卖了一些物品。


    这些有年前或者年初过来之后收购的各种东西。


    比如说年前购买陈、柴、赵三位师傅的民国时期纯铜材质的老照相机、其它的一些金属、木器类物品。


    购买马、石、吕三位师傅的紫砂加彩壶、嵌螺钿工艺紫檀木插屏、青石佛像、写有诗词的葫芦形大砚台。


    特殊年代有军人手持冲锋枪站岗的瓷茶杯、九十多张民国时期的纸币。


    过年回家购买开挖机的王师傅的瓷器、陶瓷器、陶器、石器、古钱币、铁器、铜镜,铜杂件,一些瓷片。


    年后购买皖省姚师傅的银元、铜钱、铜元、铜镜、瓷器。


    年初买陈、柴、赵三位师傅的民俗物品、买赵老板的“八角嵌螺钿工艺描金紫檀木箱子”等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虽然等了很久才再次买到你的东西,不过今天送过来的这些物件,质量很不错!”


    刘老板的古玩店里,钱货两清后,对方笑着说道。


    上午他把出售的东西分成了三份。


    沈老板、李老板的两份,他之前已经分给他们了。


    像这样的话,跟沈老板完成交易时,对方也说过。


    他这次售出的各类物品,一共卖出了39.2万。


    期中:


    各种不同的银元(14.4万。)


    瓷器(5.8万。)


    紫檀木材质的插屏以及木箱子(13万。)


    铜钱、铜元、民国纸币(3.6万。)


    石器、石佛像(0.8万。)


    其它杂件、民俗物品(1.6万。)


    三份藏品,除了民国时期的纸币、其它纸类都给了李老板,其余的东西,刘老板跟沈老板基本上是平分的。


    东西有:


    普通袁大头173枚、“大清宣三”银元42块、“造币总厂”银元12枚、“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”银元13块。


    “顺天元宝背上月”、“咸丰元宝当百”、“大观通宝折十”、“大元通宝折十”、“咸丰重宝当五十”、“布币”、一些花钱等。


    瓷器跟其它铜杂件、石器里面也不缺乏一些精品。


    比如说购买王师傅的“寿字花卉青花罐”、“青花一束莲盘”、文房用品水滴、“斗笠茶盏”。


    购买姚师傅的“青花鱼藻纹罐”。


    石器里面有一个重约八九十斤的佛像。


    另外还有两个紫檀材质的藏品——“八角嵌螺钿工艺描金紫檀木箱子”、“嵌螺钿工艺紫檀木插屏”。


    所以他说这次东西的质量很好,不仅仅只是民俗物品。


    当然,也有几样精品没有售卖,比如说:


    鸡血石印章,五十两大银锭,鎏金铜佛像,冷舟雕刻的紫檀木香囊、竹雕香筒,孙像上三鸟币以及黎元洪开国纪念币。


    购买姚师傅的“大清成化年制”款青花碗。


    关于冷舟,年后这段时间,他让宋芫上网在电脑上查过资料,说他原名叫做王杰人、浙省sx人,号冷舟。


    是民国时期的着名雕刻家,善于金石竹刻。


    这次售卖了一些东西,除去各种成本以及最近的支出,现在他手里的资金,有220万左右。


    “东西不错就好!刘老板,我还有一件物品,你帮我掌掌眼!”


    对于他说的话,常顺微微一笑。


    “还有更好的不想出售吗?那你拿过来,我也跟着见识一下!”


    对方这样说,他就又去了停放面包车的地方。


    很快就把东西拿到了刘老板的店里,把它放到了柜台上。


    他拿的正好是那把“七五零一”瓷茶壶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你是不是以为这藏品是伟人用瓷、红色官窑?”


    刘老板看了一会儿瓷壶,似笑非笑的看着他。


    从他的语气里,常顺感觉到茶壶似乎是赝品。


    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道:


    “是啊!难道不是吗?”
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了!”


    刘老板没有丝毫犹豫,直接说道。


    说完,在柜台下面找了会儿,拿出一个盘子,盘子的面上一样画着梅花图案。


    他翻开底款,款式上的字迹:


    “中南海怀仁堂、珍品、陶瓷研究所、七五零一”。


    跟茶壶上的款式是一样的。


    看到这情况,常顺明白,茶壶并不是所谓的“红色官窑”。


    “这壶你买的不贵吧!”


    过了不久,刘老板又问他道。


    “不贵!”


    自己确实买的不贵,但那时看见它,把它当成了“官窑”。


    现在被打回了原形,心里的落差有点大。


    “不贵就好!那样也没啥损失。”


    刘老板一副放心了些的样子继续说道。


    “真正的“官窑”你见过吗?”


    常顺想了想,打听道。


    他自己没有看见过,以前只是听说有所谓的“毛瓷”、“七五零一”、“红色官窑”。


    “见过一次,我跟你说说吧!看见瓷器的款式了没,真正的七五零一…………”


    刘老板跟他讲解起来。


    他说的主要是从款式上进行区分,真正的“红色官窑”瓷器,只有一种款式——“x德镇制”,四字篆书款。


    而茶壶跟那个盘子的底款:“中南海怀仁堂、珍品、陶瓷研究所、七五零一”,是一个臆造款。


    包括其它类似的款式,“七五零一工作组制”等,都不是真正的“伟人用瓷”。


    当然,有“x德镇制”底款、图案跟“七五零一”瓷器图案一样的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官窑。


    毕竟仿品也不是没有。


    经过刘老板的解说,他现在多少也算是懂了些“红色官窑”方面的知识。


    搞收藏就是一个不断学习、不断认识新物品的过程,天底下的物件多不胜数,一些东西谁也不可能都清楚。


    就算是专家,大多数人,所擅长的领域,也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。


    什么全职高手、鉴宝能手、特异功能,都是狗屁,异想天开而已。


    梦里啥都有!yy谁都会。


    现实中,能精通一个类别的,都已经很不错了。


    “常老板,现在11:53,也到了午饭时间,我们一起出去吃点!”


    说完茶壶的事情,刘老板看了看手机,对他说道。


    这样说,他也没有反对。


    接下来,常顺把瓷茶壶拿着又放到了面包车里,二人去附近的一家餐馆吃了午饭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