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这是啥?像木头一样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下午雨下得小了,还是因为过年人多的原因,当他们到家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。


    期间宋芫发了信息,问他到家了没。


    常顺把情况告诉了她,让她安心。


    因为他回家了,她晚上也不没去租住的房子住,而是跟之前一样,选择了回市区跟她父母一起住。


    知道他们回来,爷爷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晚饭。


    把东西都拿下车后,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喝起来。


    “阿顺,之前听你爸说你跟那个女孩,叫啥芫芫的,已经领了结婚证了,是真的吗?”


    吃饭闲聊,爷爷问他道。


    他这样问,奶奶也看向了他。


    “是真的!她还要上几天班,不然我就把她一起带回来了,等腊月二十七,我就去接她来这边过年,你们二十八应该可以见到她。”


    看了两位老人一眼,他笑着道。


    “好!太好了!还是我孙子有出息,说娶城里女孩,就真娶了城里的!”


    爷爷很高兴。


    “阿静,你以后嫁人,也要嫁城里去!”


    奶奶看了常静一眼,笑着对她说道。


    或许在老一辈人眼里,城里人更加的高贵。


    常顺的观念,人的出生不由己,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个人,一个人只要足够优秀,其实不管是生在农村还是城市,终会出人头地。


    城里一样有过得不好的人。


    这话说的,常静有些脸红,在外面生活了一段时间,她心里应该也是想着以后在城市生活的。


    “奶奶!我以后会帮她买房,有了房子,再把户口迁过去,她也是城里人。”


    看了看常邱氏,他笑着说道。


    “那不一样,乖孙女一定要嫁个城里人。”


    “好!那就让她嫁个城里人,还是一个有本事的城里人!”


    面对老人的执着,他也没有刻意的去争辩、反驳。


    “阿忠,这次去沪市咋样,挣了多少钱?”


    又过了会儿,爷爷开始打听起父亲在那边的收获。


    “我去了也就一个月的时间,期间还把驾驶证考了,真正做事就十几二十天,没赚多少钱,大概四千多块钱,比春荣跟阿静要差些。”


    常建忠实话实说道。


    其实并不止他说的那些,怎么的,他捡到的还有一些石器、砖、瓦当之类。


    那些未来的价值并不低。


    “那也不少了!比在家待着强了太多。”


    要是没有母亲之前说到过的一个月能赚一万多的收入,现在哪怕说的只是四千多,他肯定也会很吃惊。


    “阿顺,你呢,古玩生意咋样?”


    爷爷再次问他道。


    “还行!比爸妈他们强一些!”


    “那就好,我也不打听你具体赚了多少,还是大家常说的那句话,人长大了,要有自己的秘密。”


    “爸!我们喝酒!”


    爷爷刚说完,父亲端起了酒杯,他们爷俩喝了起来。


    大家吃着、聊着,晚饭很温馨。


    饭后,母亲跟常静先帮着收拾了餐桌。


    然后拉着父亲去了新盖好的房子里面,铺起了床铺,又把一些生活用品放到了那里。


    这个年代,年味儿很浓,不管是现在,还是之前回来的路上,都能时不时的听到鞭炮声。


    或许正是有了鞭炮,有了小孩的欢声笑语,有了他们的期盼,有了压岁钱,才让过年变得更有仪式感。


    “爷爷、奶奶,这是我专门买回来送给你们的!”


    常顺把之前准备好的一份沉香以及电香炉找了出来,拿到了两位老人的跟前。


    “这是啥?像木头一样。”


    常启贵把沉香拿到手里看了看,没认出来,他是真没见过。


    “是木头,但也不完全是木头,他是沉香,一些瑞香科树木中的树脂跟一些真菌感染后形成的特殊化合物。”


    他跟老人家解释了下。


    “有啥作用吗?”


    奶奶问他道。


    “你们先闻一下!”


    常顺这样说,爷爷闻了后又把它递给了常邱氏。


    “有一股药香,难道它可以泡茶?”


    奶奶好奇道。


    “可以泡茶!也可以炖汤,不过通常别人都是把它当做熏香使用的。”


    一些药书里面有沉香入药的说明,也有人泡茶、泡酒、炖汤,这些他都了解过。


    “我弄点熏下你们感受一下。”


    他说完,用手从边缘位置掰了大概两三克下来。


    然后把它放到了电香炉里。


    这种用电的香炉,是恒温的,一次熏不完,把电源关了,下次可以接着用,很方便。


    找了个移动插板过来,把它通上电放到桌子上,连接好,过了没多久,一股类似花草的清香味儿就散发了出来。


    香气扑鼻,闻了让人浑身舒坦。


    “爷爷、奶奶,感觉咋样?”


    等两位老人感受了一会儿,他笑着问道。


    “很香!闻着很舒服。”


    常邱氏说道。


    “这东西多少钱?”


    爷爷没说其它,他关心起了价格。


    “这一小块大概七八百块钱吧!”


    常顺并没隐瞒。


    “这么贵!”


    常启贵吃惊道。


    “阿顺!太贵了,你还是拿去卖钱吧!我们用这个不是糟蹋钱吗!”


    常邱氏听到他说的价格,有些意外。


    “是啊!我们用这个不划算,太浪费钱了。”


    爷爷跟着说道。


    “爷爷,奶奶,我拿回来就是送给你们用的,这个能调理身体,你们身体好了,少生病,以后少去医院,也是省钱。


    再说我以后肯定还会赚更多的钱,你们就听我的,放心收下,这是我的心意,我还帮外公、外婆也准备了一份。”


    看了两位老人一眼,他很真诚的说道。


    “那好!我们两个老人家享了孙子的福了!”


    “是啊!享孙子的福了。”


    爷爷奶奶听他这样说了,就接受了他的一番心意。


    随后又问了他,像他刚才掰下来的两三克能烧多久。


    常顺也不是特别清楚,估摸着烧十四五个小时应该没问题。


    这样计算的话,一天用两小时,差不多能用一星期。


    整块一两的料,50克,还是能用一段时间的。


    聊了会儿,父母、常静忙好又都过来了。


    他们对于沉香散发出来的清香也很喜欢。


    这种东西,在古代是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的,甚至是贡品。


    基本上很少有人不喜欢它的香味儿。


    一家人一起闲聊着,到九点,他就去洗漱了。


    今晚第一次睡在宽大的新床上,旁边没有宋芫,突然间,他感觉有些不适应,毕竟最近一段时间,两人天天都是在一起的。


    跟她发了一会儿信息,他才躺下休息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