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先进去搜刮扫荡的人,果然更有优势

3个月前 作者: 月亮是哥踹弯的
    常顺觉得自己这几天心情确实不错,晚上休息前没事,偶尔可以跟宋芫发几条信息聊聊天。


    作为一个有着成熟型大叔年龄的灵魂,对未来还有充分的认知,聊天时总能让对方对自己充满好奇与一定的崇拜。


    或许真像叶雨晴感受到的那样,自己在想到一些场景时,无意间流露出了笑容。


    吃着午饭,想着一些事情,不知不觉就吃好了。


    饭后坐了几分钟,他就骑上三轮车向马师傅他们住的地方走去。


    路上,考虑到买东西需要花钱,怕自己手里的钱不够,他先去了一趟银行,又取了5000块钱现金。


    常顺到的时候,吕师傅、马师傅、石师傅正在老仓库前的场地上洗着碗筷、厨具。


    他听三人说过,通常情况,他们都是自己买菜做饭吃。


    这个仓库面积不小,以前是供销社用来存放各种物资的。


    现在拆迁,里面的东西早就清理干净了。


    打过招呼,他就让他们把想出售的物品都拿了出来,有:


    一对练功用的石锁,一个老皮箱,两个大小不同的木箱,一个老鼓,3把二胡,一个木头雕刻的关公像。


    石锁是青石材质的,整体长方形的样式,单个重量约30斤,年份看上去很早,至少能到清朝时期。


    老皮箱看着很不一般,表面描金,有龙凤、花卉、吉庆图案。


    箱子的锁扣是片状,蝴蝶一样的造型,同样刻有花卉,看上去很精美。


    皮箱应该是民国时期制作的。


    两个大小不同的木箱,其中一个箱子的正面,侧面都画有图案。


    正面画的是向日葵、稻谷、玉米等。


    侧面画有伟人图像,火炬,还写有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!”


    这箱子一看就是特殊年代。


    另外那个箱子,要小一些,表面有螺钿工艺,图案是“福寿”题材,画有蝙蝠、寿星、寿桃,松鹤。


    小箱子的材质也很好,是紫檀。


    年份可能是民国时期。


    看见这,他不动声色。


    老鼓直径约40公分,高度约15公分,扁扁的,牛皮制作,两边有铜制作的衔环,看上去很陈旧。


    年份的话,也能到清朝时期。


    3把二胡,有一个还带着装二胡的长条形木盒子,面上写有伟人语录:


    “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,首先是为工农兵的,为工农兵而创作,为工农兵所利用的!”


    这把二胡底部用的材料还有蟒皮,能看见那种蛇鳞般的纹饰。


    其它两个很一般。


    木头雕刻的关公像,高度近半米,看起来很壮实,不过木料一般,年份也不久,不会超过20年。


    据石师傅三人所说,这些物品都是他们在老房子的顶棚上面找到的。


    看来先进去搜刮扫荡的人,果然更有优势。


    东西并不是表面看到的这些,不管是皮箱还是木箱,都不是空的。


    打开看了下,里面装着的物品不少,有:


    5个老收音机,一些被卷起来的看上去年份比较早的红纸,3个口琴,一个木鱼,几个笛子。


    一些磁带、碟片,三十多个挂在毛巾上的像章,几包老蜡烛,几个闹钟,一个皮枕头等。


    常顺又挨着仔细查看了一遍。


    老收音机,有两个年份比较早、牌子也比较好的。


    一个是“春雷”牌401晶体管收音机。


    另外一个是“东方红”晶体管收音机。


    那一摞被卷起来的红纸,因为年份过久的原因,看着有很多的虫眼。


    把它们打开看了会儿,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五十年代的年画以及3幅手写的对联。


    年画两张,一张是“贾宝玉夜探潇湘馆”。


    一张是“舞狮图”。


    两张年画都是彩色的,画面图案十分精美。


    (看见它们的第一眼,他突然间有种看之前购买陈老板的“订婚证书”的那种震惊感。


    常顺觉得那个年代的人画东西,制作东西,是真的用心。


    现在的人,不一定能画出,制作出那么好的物品。


    曾经逛古玩市场,他听很多人说过,科技发展了,但是制作出来的东西,为了获利,却是越来越差!


    只有看过早期实物物品的好,才能知道它们的精美。)


    3幅对联,分别是:


    “?传家有道唯忠厚,处世无奇但率真。”


    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堂。”


    “五风十雨皆为瑞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”


    对联的字迹写的很好,年份也早,五六十年代,可惜没有人名落款,也不知道是谁写的。


    三个口琴,几个笛子都很一般。


    木鱼可能是曾经某个寺庙的僧人用过的,面上涂有红漆,差不多柚子大小,表面刻有双鱼,莲花图案。


    看其包浆,能到民国。


    常顺拿起配套的木棒敲了几下,声音浑厚、空灵。


    磁带八九十年代的居多,碟片是近几年的,价值不大。


    剩下的东西里面,就那些卡在毛巾上的伟人像章以及皮枕头价值稍大。


    三十多个像章,之前简单看了一眼,再次拿起挨着看时,他发现里面还有一枚59年的“杭”市先进生产(工作)者奖章。


    这个比一般的像章价值肯定会大很多。


    老皮枕头,一面画有工人、城市建设背景图案,写有“自力更生、奋发图强”几个大字。


    另一面画有花卉,写有日期——1967。


    蜡烛是他之前捡到过的“工农牌”老蜡烛。


    闹钟年份都不久,近两年的。


    看完东西后,常顺跟他们商量起了价格。


    石锁(100元)。


    民国描金老皮箱(200元)。


    特殊年代大木箱(100元)。


    紫檀嵌螺钿工艺小木箱(800元)。


    这箱子,哪怕是外行也知道有螺钿,看着不一般,会比较值钱。


    清朝老鼓(150元)。


    3把二胡(150元)。


    木雕关公像(100元)。


    这木雕高约半米,尽管年份不久,但放那里很气派,比较好唬人。


    另外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收藏品。


    更多的人,喜欢买新的东西。


    5个收音机(100元)。


    卷起来的那包老纸,包含两张年画,3幅对联(100元)。


    木鱼(50元)。


    口琴、笛子一共(50元)。


    毛巾上的30多枚像章,包括里面的那枚先进生产(工作者)奖章(400元)。


    老皮枕头(100元)。


    总计:2400元。


    “还有其它东西吗?要是没有我就走了。”


    把东西装好,付了钱,常顺顺便问了一句。


    他的想法是,压轴的物品,通常都会最后出现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