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7章 最终还是要靠自己

3个月前 作者: 争渡
    宋思铭跟彭越接触比较多,对彭越比较了解,听彭越的口气,也能听出,彭越是不太想去团中央的。


    至于原因,肯定是家庭方面的原因。


    “陆教授知道您要调去京城吗?”


    宋思铭问彭越。


    “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说。”


    彭越回答道。


    但其实不是没来得及说,而是没想好怎么说。


    “京城那边高校资源非常丰富,要是有合适的机会,陆教授可以考虑去京城的高校任教。”


    宋思铭提醒彭越。


    “不是那么容易的。”


    “她在江北大学刚刚晋升教授,博士生导师,手底下还有好几个学生,不是想走就能走的。”


    “而且,我能在京城待几年还不一定,万一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调过去,我又不在京城了,那不是白忙活吗?”


    彭越叹了口气说道。


    他到团中央只是一个过渡,早晚还是要转任地方的,至于转去哪里,现阶段,谁都说不好。


    “确实。”


    宋思铭也意识到,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。


    首先是彭越的工作地点,是随时变化的,需要听从组织安排,其次,陆小婉那是真正的独立女性,有自己的事业,有自己的发展规划,不可能彭越去哪里,就跟去哪里。


    这跟他和叶如云的情况差不多。


    叶如云援边去了甘西省,他不可能跟去甘西省。


    而叶如云,也不可能因为家庭原因,放弃援边的机会。


    所以,只能是两地分居。


    “既然已经决定跳出舒适圈了,有些事,我也早就预料到了,走一步看一步吧!”


    彭越说道。


    “是,走一步看一步。”


    宋思铭附和道。


    有些事可以规划,按照规则,一步步地来,但有些事,是规划不了的,组织内的调动就是如此。


    你不知道什么时候,什么地方,就空出一个位置。


    最好的例子,就是现在江北大学党委书记邱景阳,估计邱景阳自己也没想到,会回归高校系统。


    邱景阳原本是想到青山任市委书记的,为此还到省里运作了好一通,当时,真要是成功了,也就没有现在一步跨入副部了。


    “对了,我在京城还听到一个消息。”


    电话那头的彭越,又对宋思铭说道。


    “什么消息?”


    宋思铭问道。


    “齐广太很可能要到青山任职。”


    彭越回答道。


    “齐广太……”


    宋思铭脑海中,迅速浮现出齐广太的身影。


    过年的时候,齐广太去给叶老爷子拜年,两人在叶老爷子的四合院里,擦肩而过,当时齐广太并没有认出宋思铭。


    但宋思铭认出了齐广太。


    曾几何时,齐广太这个科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,可是学术界的顶流明星,刚回国的时候,还到江北大学做过学术报告。


    做学术报告时,宋思铭是江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,参与了接待工作。


    只不过,那时候,宋思铭并不知道,齐广太是齐永年的孙子,也没有预料到,齐广太有朝一日,会踏足政坛。


    “齐广太到科技部任职,还没有一年吧,这么快就要调动了?”


    沉默片刻,宋思铭说道。


    彭越决定跳出高校系统的时候,他还拿齐广太举过例子,觉得齐广太从高校,到科技部,没有过渡,过于生硬,没想到,接下来,还有更生硬的。


    “应该是齐老的身体原因吧,听说年后又住了一次院。”


    彭越解释原因。
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
    宋思铭微微点头。


    齐广太家里的情况,叶如云的堂弟叶立翰,跟宋思铭讲过。


    齐家第三代的扛旗人,本来不是齐广太,而是齐广太大伯家的堂哥,结果,去年的时候,堂哥在抗洪抢险中牺牲。


    没办法了,才把齐广太拽出高校系统,加以培养。


    而又由于齐广太的大伯,去年也因病去世了,导致齐家第二代中,已经没有可以扶持齐广太的力量。
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也只能趁着齐家老爷子还在世,尽可能地把齐广太拔高到一个很高的位置。


    毕竟,人在人情在,一旦齐老爷子不在了,齐广太就只能靠自己往前爬了。


    那会非常困难。


    联系齐广太,到科技部过渡不满一年,就急着转任地方,齐老爷子的身体,怕是真的不行了。


    只是,全国近三百个地级市,齐广太挑来挑去,挑中了青山,是宋思铭没有想到的。


    按理说,青山离京城一千多公里,应该进不了齐家的视野才对,更何况,齐家的大本营还不在江北省。


    齐家祖籍湖东,当年,齐老爷子齐永年还当过湖东省的一把手,而且,湖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,在全国范围内,也是名列前茅。


    怎么看,齐广太也是选一个湖东的地级市任副市长更合适。
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千里之外的京城。


    齐家。


    齐广太推着齐老爷子,来到院中。


    轮椅上的齐老爷子,比起过年的时候,明显又苍老了一些,但精气神还在。


    “你现在还有后悔的余地,如果你现在跟我说,不去江北省了,去别的地方,我还可以给你重新安排。”


    齐老爷子对齐广太说道。


    “定了,就去江北,就去青山。”


    齐广太意志坚定。


    “原因呢?”


    “就因为青山有宝信集团的大数据中心,有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?”


    齐老爷子问齐广太。


    “对。”


    “这两个是基础。”


    “有这两个基础在,后面的事会非常简单。”


    齐广太自信满满地说道。


    都用找别人,他自己的学术成果,放在青山转化一下,都是一笔巨大的政绩。


    “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还是有区别的。”


    “在地方上,一加一也并不一定就等于二。”


    自信是好事,但太过自信就是自负了,齐老爷子告诫过于理想化的齐广太。


    “爷爷,你说的我都懂,你放心,到了青山,我一定搞好各方面的关系。”


    齐广太向齐老爷子保证道。


    “行吧!”


    眼看着齐广太心意已决,齐老爷子也不再多说。


    有句话要扶上马,再送一程,但也只是送一程,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,已经没有几年可活。


    齐广太最终还是要靠自己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