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洞房红烛,长夜未央

3个月前 作者: 四王爷,
    太极殿的酒宴闹到了后半夜,宫灯的光晕在金砖地上拉得老长,映着满地的狼藉——打翻的酒杯、散落的果盘、还有醉倒在地的官员。编钟的余韵早就消散在夜色里,只剩下众人的鼾声和偶尔响起的呓语,混着殿角香炉里最后一缕檀香,在空气中弥漫出一种微醺的慵懒。


    皇帝早已被宫女搀扶着回寝殿歇息,临走前还拉着柳林的手,说了半宿的“肺腑之言”,无非是叮嘱他善待公主、镇守北疆、莫负皇恩。柳林耐着性子听着,将杯中酒一杯杯饮尽,直到皇帝的呼吸变得均匀,才悄然退出寝殿。


    殿外的文武百官早已散去大半,剩下的几个也都醉得东倒西歪,被家仆架着往宫外走。谢安喝得满脸通红,却还不忘拉着柳林的袖子叮嘱:“将军……回青州路上……当心‘顺风车’……陛下的眼线……防不胜防……”话没说完,就被王承一把捂住嘴,半拖半拽地塞进了马车。


    马腾倒是清醒,拍着柳林的肩膀大笑:“将军好福气!两位公主都是美人,回去可得好好‘调教’!凉州的战马我已经备好了,等将军回青州,咱们痛饮三天三夜!”他的笑声震得宫墙都嗡嗡作响,惊飞了檐角的夜鸟。


    柳林笑着拱手送别众人,直到最后一辆马车消失在街角,才转身看向驿馆的方向。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,晨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洛阳城,将远处的宫墙和近处的街巷都染成了朦胧的灰白色。只有驿馆的方向,还亮着一盏通红的灯笼,在晨雾中摇曳,像一颗等待归人的心脏。


    “将军,该回驿馆了。”王瑾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,手里捧着一件披风,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讨好,“公主怕是等急了。”


    柳林接过披风,披在肩上,夜露的寒意透过衣袍渗进来,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。“有劳总管。”他淡淡道,转身走向停在街角的马车。这场君臣祥和的酒宴,不过是场精心编排的戏,戏散了,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。


    驿馆的喜房里,红烛高烧,映得满室通红。墙上贴着的“囍”字被烛火照得发烫,桌上的交杯酒还冒着热气,龙凤呈祥的被褥铺得整整齐齐,一切都透着新婚的喜庆。可这喜庆里,却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冷清。


    司马锦绣坐在床沿,头上的凤冠压得她脖子发酸,身上的嫁衣厚重闷热,贴在皮肤上黏糊糊的。她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坐了三个时辰,从夕阳西下等到月落星沉,又等到天边泛白,柳林却始终没有回来。


    “公主,您喝口茶吧,都凉透了。”翠儿第三次把茶杯递到她面前,声音里带着心疼。喜房里的炭火烧得正旺,可公主的手却冰凉,显然是等得太久,心都凉了。


    司马锦绣摇摇头,目光落在门口的方向,眼神里的期待一点点变成失落。她知道柳林在太极殿赴宴,知道百官敬酒推不掉,可这等了太久的长夜,还是让她忍不住胡思乱想。他是不是不喜欢自己?是不是还在记恨这门被强行安排的婚事?是不是……心里只有那位战功赫赫的大夫人?


    她想起司马鸢儿送的那本《守城策》,想起扉页上“平安顺遂”的祝福,突然觉得有些讽刺。连素未谋面的“姐姐”都知道关心她,而她的新婚丈夫,却让她在洞房里枯坐到天明。


    “翠儿,你说……他是不是不会来了?”司马锦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眼眶微微泛红。她长这么大,还从未受过这样的冷落。在宫里,就算皇帝不常来看她,也从未有人敢让她这样空等。


    翠儿连忙安慰:“将军肯定是被公务绊住了,您想啊,他刚立了大功,文武百官都想跟他攀关系,敬酒的人肯定排着队呢。再说了,将军是大英雄,肯定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,说不定现在就在门口了呢。”


    话音刚落,就听到院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。司马锦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紧张地攥紧了衣角。脚步声越来越近,停在了门口,接着是轻轻的推门声,带着一身酒气的柳林走了进来。


    他身上的亲王蟒袍沾了些酒渍,头发有些凌乱,脸上带着几分疲惫,眼神却依旧清明。看到坐在床沿的司马锦绣,他愣了一下,显然没想到她还在等。


    “公主久等了。”柳林走上前,声音带着酒后的沙哑,却透着歉意,“殿上应酬太多,脱身晚了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低着头,没说话,只是手指绞着裙摆的动作更紧了。满肚子的委屈和不安,在看到他疲惫身影的那一刻,突然说不出口了。


    柳林让翠儿和伺候的下人都退下,喜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。红烛的光晕在两人之间流转,空气中弥漫着酒气、脂粉香和淡淡的尴尬。


    他走到桌边,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,试图驱散酒意。“凤冠很重吧?我帮你摘了。”柳林走到床前,语气自然,仿佛他们已经相识多年。


    司马锦绣犹豫了一下,还是微微抬起头。柳林的动作很轻,小心翼翼地解开凤冠的系带,沉重的头饰被取下的瞬间,她感觉脖子都轻快了许多。他又帮她解开了嫁衣的盘扣,褪去厚重的外衣,露出里面素色的中衣,动作规矩,没有丝毫逾矩。


    “坐了这么久,累了吧?”柳林将一杯温水递到她手里,“喝口水暖暖身子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接过水杯,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,心里的寒意也消散了些。“将军……不必如此客气。”她小声说,还是不敢抬头看他。


    柳林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,看着她低垂的眉眼和泛红的眼角,心里叹了口气。“我知道,这门婚事你不情愿,我也一样。”他开门见山,语气坦诚,“陛下的旨意,我们都无法违抗,但婚后的日子,我们可以自己做主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猛地抬头看他,眼里满是惊讶。她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。


    “你是皇帝的嫡女,身份尊贵,嫁入王府,自当有正妃的体面。”柳林看着她的眼睛,语气认真,“司马鸢儿是我的发妻,陪我征战多年,情分不同,但她性子磊落,绝非善妒之人,你们……应该能相处得来。”


    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青州不比洛阳繁华,王府也没有皇宫规矩多,但北地苦寒,战事难免,你若不习惯,或是想家了,随时可以回洛阳探望,我不会阻拦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没想到他会说这些,更没想到他会允许自己回洛阳。她原本以为,嫁入王府就是笼中鸟,再也没有自由,可他的话,却给了她一丝喘息的空间。
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不怕陛下怪罪吗?”司马锦绣小声问。


    柳林笑了,笑声里带着几分洒脱:“陛下让你嫁我,是为了拉拢我,不是让我囚禁你。你过得好,他才放心;你若过得不好,反而会猜忌我。再说,夫妻之间,贵在坦诚,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,我还是懂的。”


    他的坦诚和通透,让司马锦绣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。她看着眼前的男人,褪去了“柳阎王”的凶名和“柳狐狸”的算计,不过是个经历过风雨、心思沉稳的普通人。他或许不擅风月,却懂得尊重;或许不善甜言蜜语,却给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。


    “那本《守城策》,是鸢儿让我交给你的。”柳林像是想起了什么,补充道,“她知道你刚嫁过来不安心,特意选了这本书,说女孩子在乱世里,学点防身的本事总是好的。她性子直,但心不坏,你们……可以试着多相处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想起兵书上的字迹,心里涌上一股暖流。“我……我会的。”她轻声说,这一次,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抵触。


    红烛渐渐燃到了尽头,天边露出了鱼肚白,晨雾从窗缝里钻进来,带着清新的凉意。喜房里的尴尬渐渐散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平和。


    柳林站起身,走到门口:“你一夜没睡,先歇息吧。我在隔壁书房处理些公务,有事让翠儿喊我。”


    司马锦绣看着他的背影,突然鼓起勇气,轻声道:“柳林……”


    柳林回头,眼里带着询问。
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也早点休息。”司马锦绣的脸颊微红,说完就低下头,不敢看他。


    柳林愣了一下,随即露出一抹淡笑:“好。”


    他轻轻带上房门,将红烛的光晕和少女的心事都留在了房内。走到书房门口,他回头望了一眼喜房的方向,嘴角的笑意未散。这场始于算计的婚事,或许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糟糕。


    晨雾中的洛阳城渐渐苏醒,驿馆的红烛终于燃尽,留下一地温暖的烛泪。新的一天开始了,而属于柳林和司马锦绣的故事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,至少此刻,红烛之下,有过片刻的安宁与理解。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