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乱世赎女引争议

3个月前 作者: 默默无闻的鱼
    第415章 乱世赎女引争议


    徐庶话音未落,荀彧已疾步入内,面色凝重。


    众人见他神色有异,皆屏息凝神。


    荀彧向诸葛亮等人拱手致意后,便转向曹操,沉声道:“主公,彧有一事不明,还望主公解惑。”


    曹操正襟危坐,手中摩挲着一枚玉扳指,闻言抬眸,语气淡然:“文若但说无妨。”


    荀彧深吸一口气,说道:“主公花费重金赎回蔡文姬,彧并非质疑主公之仁德,只是如今战事频繁,军费开支巨大,钱粮本就捉襟见肘,如此巨资赎回一位女眷,是否……”他顿了顿,似是不忍再说下去,“是否有些不合时宜?”


    程昱也站了出来,拱手道:“主公,彧此言虽直,却也是我等心中所想。如今正是用人之际,这笔钱粮用于招募兵马,岂不更能壮大我军实力?”


    曹操听罢,不怒反笑,朗声道:“二位先生所虑,操并非不知。然蔡文姬乃当世才女,其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,其回归对文化传承,教化百姓,安定民心皆有莫大益处。乱世之中,更需文化之光照耀,方能使人心安定,社会稳定。此乃长远之计,二位先生可明白?”


    荀彧与程昱对视一眼,仍有疑虑,但见曹操态度坚决,也不再多言。


    与此同时,远在襄阳的诸葛志也听闻了曹操赎回蔡文姬的消息。


    他放下手中的竹简,眉头微蹙,喃喃自语道:“曹操此举,究竟有何深意?”


    一旁的姜维轻摇羽扇,沉吟道:“或许是为了笼络人心,彰显仁德?”


    诸葛志摇了摇头,说道:“曹操并非沽名钓誉之辈,他定有其他目的……”他走到窗前,望着远方,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或许,我们可以利用此事……”


    “先生有何妙计?”姜维连忙问道。


    诸葛志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:“静观其变,曹操的好戏,才刚刚开始……”他转身看向姜维,“传令下去,密切关注曹操的动向,尤其是蔡文姬的一举一动,切勿遗漏任何细节。”


    曹操负手立于高台之上,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,心中豪情万丈。


    蔡文姬的归来,如同春日暖阳,在他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。


    他仿佛看到,在蔡文姬的才华加持下,曹魏的文化将更加繁荣昌盛,他的威名也将远播四方。


    他仿佛听到,天下文人墨客正纷纷吟诵着赞美他的诗篇,赞扬他的仁德与智慧。


    “文姬归来,实乃天佑我大魏!”曹操朗声笑道,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期待。


    他甚至能感受到,一股暖流正从心底涌出,流遍全身,让他感到无比的舒畅和自信。


    他要让世人皆知,他曹操不仅是雄才伟略的军事家,更是爱才惜才的明君!


    与此同时,远在荆州的诸葛志正与关羽、张飞等人商议军机。


    微风拂过,带来一丝初夏的暖意。


    诸葛志手持羽扇,轻轻摇动,神情平静如水。


    “先生,曹操花费重金赎回蔡文姬,此事有何蹊跷?”关羽浓眉紧锁,沉声问道。


    诸葛志微微一笑,说道:“云长不必忧虑,曹操此举,不过是沽名钓誉之举罢了。” 张飞闻言,不禁嗤之以鼻:“哼!那曹操老贼,诡计多端,谁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!” 诸葛志轻摇羽扇,目光深邃,仿佛能洞穿千里之外的局势。


    “曹操此举,看似仁义,实则包藏祸心。”诸葛志顿了顿,接着说道,“他意欲借蔡文姬之名,收买人心,提升威望,为日后的大举进攻做准备。” 诸葛志话音刚落,一名探子匆匆来报:“报!丞相,江东急报!” 诸葛志接过信笺,迅速浏览了一遍,脸色骤变。


    “周瑜……遇刺了……”他手中的信笺,缓缓飘落在地。


    诸葛志听闻曹操赎回蔡文姬的消息后,并未像众人那般议论纷纷,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书房,细细思索。


    蔡文姬的大名,他早有耳闻,其父蔡邕更是东汉名儒,满腹经纶。


    蔡文姬自幼耳濡目染,加之天资聪颖,也成为一代才女,精通音律,诗词歌赋样样精通。


    更令诸葛志钦佩的是,蔡文姬在遭遇人生变故,被掳至匈奴后,仍能保持坚韧的品格,并在异乡诞育子女,实属不易。


    如今她重返故土,对中原文化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
    “曹操此人,雄才大略,绝非沽名钓誉之辈。”诸葛志轻摇羽扇,目光落在桌案上摊开的地图上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。


    “他赎回蔡文姬,表面上是彰显仁德,实则另有所图。”


    诸葛志起身走到窗前,望着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,思绪万千。


    微风拂过,带来一丝凉意,让他感到格外清醒。


    他仿佛看到曹操那张不怒自威的脸庞,以及他眼中闪烁的精明光芒。


    “蔡文姬的才华,世人皆知。曹操将她赎回,无疑是想借此笼络天下文人墨客,提升自己的声望。”诸葛志喃喃自语道,“但他真正的目的,恐怕不止于此。”


    他想起前几日收到的情报,曹操最近频繁与江东使者接触,似乎在密谋什么。


    难道……


    诸葛志猛然转身,“曹操是想利用蔡文姬,来瓦解我们与江东的联盟!”


    他立刻唤来姜维,吩咐道:“速去查探蔡文姬回许都后的动向,以及曹操与江东使者的往来,事关重大,不得有误!”


    姜维领命而去,诸葛志则继续站在窗前,望着夜空,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。


    他总觉得,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……


    “兄,深夜未眠,可是在担忧曹操?”庞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


    诸葛志转过身,看到庞统正站在门口,手中提着一壶酒,脸上带着一丝笑意。


    “士元来了,快进来!”诸葛志连忙招呼庞统进屋。


    庞统走进书房,将酒壶放在桌上,说道:“听闻曹操赎回了蔡文姬,此事在许都闹得沸沸扬扬,兄有何看法?”


    诸葛志微微一笑,说道:“此事非同小可,我们需早做准备……”他顿了顿,看向庞统,眼中闪过一丝深意,“士元,你说,曹操会不会……”


    诸葛志踱步于书房之中,手中的羽扇轻摇,一下一下,仿佛敲击着他的思绪。


    曹操赎回蔡文姬,此事看似寻常,却在他心中激起层层涟漪。


    窗外夜色深沉,虫鸣唧唧,更添几分静谧,却衬得他心中波澜起伏。


    “蔡文姬……一代才女,曹操此举,当真只是为了彰显仁德?”诸葛志低声自语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。


    他深知曹操的为人,雄才大略,精于算计,绝不会做无用之功。


    一种可能性在他脑海中浮现,让他心头一紧。


    莫非,曹操是想利用蔡文姬,瓦解刘备集团内部的团结?


    荆州初定,人心未稳,不少士族和文人对刘备仍心存疑虑,倘若曹操借蔡文姬之名,行拉拢分化之实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    诸葛志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,正悄然笼罩而来,网丝细密,令人难以察觉,却足以将他们紧紧束缚。


    “不,还有另一种可能……”诸葛志停下脚步,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地图上,目光如炬。


    荆州之地,士族林立,其中不乏对刘备心怀不满之人。


    曹操若想拉拢这些人,蔡文姬无疑是一枚极佳的棋子。


    她出身名门,才华横溢,又曾流落异乡,如今重返故土,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。


    曹操若借此机会,以蔡文姬为纽带,与荆州士族暗通款曲,后果同样不容小觑。


    想到这里,诸葛志感到一阵寒意,仿佛有一盆冷水当头浇下,让他瞬间清醒过来。


    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,决不能让曹操的阴谋得逞。


    “来人!”诸葛志沉声喝道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
    一名侍卫应声而入,单膝跪地,抱拳道:“先生有何吩咐?”


    诸葛志眼中闪过一道精光,语气低沉而坚定:“传令下去,密切关注蔡文姬的动向,以及曹操与荆州士族的往来,任何蛛丝马迹,都不得放过!”


    侍卫领命而去,诸葛志走到窗前,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心中思绪万千。


    他仿佛看到,在黑暗的深处,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……


    “,你似乎心事重重?”庞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,带着一丝关切。


    诸葛志转身,看着走进来的庞统,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:“士元,你说……曹操会不会……”
关闭
最近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