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星图引路·古城残灯
3个月前 作者: 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
离开沙漠神庙的第三夜,“灯湾号”在海上遇到了罕见的晴空。李维德站在甲板上,西洋灯的玻璃罩映着漫天星辰,忽然指着北斗七星的斗柄处喊道:“看!那片星云的形状,和《灯史遗卷》里画的古城星图一模一样!”
众人围拢过来,艾莉丝举起水晶球,球面上的星图与夜空缓缓重合,重合处的星辰突然亮起,连成一道银线,直指西南方的海平面。“西方古城就在那个方向。”她指尖划过水晶球,“古籍说那座城被星力笼罩,只有在七星连珠时才能看见轮廓。”
韦小宝正用樱核珠摩挲铜灯,珠上的沙漠纹路突然褪去,浮现出细碎的星点,与夜空的星辰遥相呼应。“这珠子竟能指路。”他啧啧称奇,突然想起羊皮地图上的批注,“上面说古城的星辰塔有‘三问’,答不对的人,会被星力困在塔中,永世不得出。”
苏樱的琉璃灯在舱内轻轻晃动,灯壁的银纹里浮出座残破的塔影:塔身爬满常春藤,塔顶的灯座空着,只在砖缝里嵌着半片琉璃——那纹路与她的琉璃灯严丝合缝。“看来,塔顶的神灯曾被打碎过。”她轻声道,指尖抚过灯壁的裂痕,“或许和洛阳的琉璃灯本是一对。”
七日后的黎明,海平面上果然浮出座模糊的城影。城郭由灰白色巨石砌成,城墙的砖石上刻满星图,最古老的那些刻痕里还嵌着青铜锈,像凝固的星河。李维德捧着圣经对照:“《灯史遗卷》说这是‘望星城’,当年的城主能与星辰对话,塔顶的星灯便是他的‘传声筒’。”
船刚靠岸,城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风铃声。三个身披星纹长袍的老者从阴影中走出,为首的老者手持青铜星盘,盘上的指针正围着铜灯转动。“外来者,”老者的声音像风化的石头,“想进星辰塔,先过‘三问’。”
第一问由左首的老者提出:“灯是什么?”
陈文灏举起铜灯,金焰在掌心跳动:“是血脉的印记,是祖辈的牵挂,是无论走多远,都能找到回家的光。”话音刚落,青铜星盘的第一道刻痕亮起,映出灯湾的樱林。
第二问来自右首的老者:“守灯为何?”
苏樱的琉璃灯突然腾空,银焰化作无数樱瓣:“不是为困住什么,是为让所有漂泊的魂,都有处可归。”星盘的第二道刻痕亮起,照出洛阳灯市上相拥的人影。
第三问由为首的老者发问,目光如星般锐利:“若灯灭了呢?”
众人一时沉默。韦小宝突然咧嘴一笑,将樱核珠抛向空中:“灯灭了,还有人。人心里的光不灭,灯就能重燃。”珠落回掌心时,星盘的三道刻痕同时亮起,城门缓缓打开,露出通往星辰塔的石板路。
石板路的两侧立着无数石灯,灯座的星纹里嵌着细碎的宝石,像落满星辰的尘埃。李维德蹲下身,发现其中一盏石灯的底座刻着拉丁文,翻译过来竟是“神说要有光”。“原来这里的星灯,也曾与我的信仰相遇。”他轻声感叹,西洋灯的光与石灯的宝石光交融,凝成道彩虹。
星辰塔比想象中更残破,塔顶的穹顶缺了个大洞,阳光从洞里漏下,在地面拼出半个星图。苏樱走到空着的灯座旁,指尖刚触到砖缝里的琉璃片,琉璃灯突然“叮咚”作响,灯壁的银纹顺着塔身蔓延,将半片琉璃吸了过来——缺口处严丝合缝,竟像从未碎过。
“星灯的另一半,在洛阳。”她望着修复的灯座,银焰突然暴涨,照亮塔顶的壁画:城主正将星灯的琉璃罩掰成两半,一半交给东去的商队,一半留在塔顶,“他怕城毁灯灭,特意将灯拆成两半,让光能在别处延续。”
艾莉丝的水晶球突然沉入地面,塔底传来一阵震动,地面裂开个暗格,里面躺着个青铜匣子。匣子里没有灯,只有一卷星图和根银色的灯芯,灯芯上缠着缕金发,发梢系着颗极小的星石——石上的刻痕,与李维德胸前的十字架吊坠一模一样。
“这是……”李维德的声音发颤,星石在他掌心发烫,烫得像多年前受洗时的圣水,“我祖母说过,她的曾祖母是望星城人,离开时带走了‘星的碎片’。”他将星石按在西洋灯的灯座上,灯芯突然燃起银焰,焰心处浮出个梳着双丫髻的女子影,正将半片琉璃灯交给金发的修士——那修士的眉眼,与李维德有三分相似。
星图在银焰中展开,下一盏神灯的位置赫然是“迷雾雨林”。图的角落写着行小字,是望星城主的笔迹:“星移斗转,灯灭灯明,唯有‘信’字,能让光穿透时空。”
韦小宝突然指着塔顶的大洞:“快看!”众人抬头,见七星连珠的光晕正从洞口照下,落在修复的灯座上,座底的星纹突然亮起,在半空拼出幅奇景:七盏神灯的光在灯湾交汇,汇成颗巨大的樱核珠,珠里浮着所有人的笑脸,像被星辰温柔地裹在怀里。
离开望星城时,李维德将西洋灯留在了星辰塔顶。“让它替我守着这里。”他摸着胸前的星石,“等七灯聚齐,再来接它回家。”船驶远时,众人回头望去,塔顶的银焰正与星辰的光融为一体,像盏永不熄灭的航标,亮在海天尽头。
陈文灏摩挲着铜灯里新增的银焰,突然明白,所谓“三问”从不是考验,是提醒——灯的形态会变,守灯的方式会变,但光的本质永远不变,就像星辰无论如何运转,总会在夜空留出位置,等着迷路的人抬头看见。
下一站,迷雾雨林。那里的灯,正藏在藤蔓深处,等着被光唤醒。